龙8国际头号玩家

《中国保险报》金融奇才,多彩人生——记龙8国际保险公司第一任董事长、总经理周作民

日期:2019-07-22

 

他是人们交口称赞的近代金融奇才,曾周旋于“城头变幻大王旗”的乱世;他创办的金城银行是旧中国最大的私立银行,作为掌舵人,他引领金城银行驶过惊涛骇浪;他也是龙8国际水火保险的创始人,龙8国际水火保险的创立,使外商同业刮目相看,从此不再藐视华商保险……他就是周作民。

缔造民族保险业第一品牌

周作民,1884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教书先生家庭。1902年秋,周接罗振玉函招并赞助学费,赴粤进入广东公学,1906年考取广东官费赴日留学名额,赴日学习,两年半后,因官费停发,辍学回国。1912年随政府北迁,并于1913年出任熊希龄“第一流人才内阁”的库藏司司长,志得意满。不料,1915年,素有嫌隙的周学熙出任财长,周作民黯然离开了仕途。

周作民转赴交通银行任稽核科科长(总稽核),兼任国库课主任,开启了金融家生涯。真正让周作民在金融界声名远扬的,是他主动请缨赴皖游说割据一方的倪嗣冲,成功增设交行芜湖分行之壮举。这次机缘使他攀上了金融领航者平台。倪嗣冲折服于周的理财天才,1917年5月15日,在天津共创金城银行,周出任总经理,通过购入政府公债、国库券和进行财政性投放等方式,既获得巨额利润,又为北洋政府渡过财政困难提供服务。

若说周作民创办金城银行是为了汇聚资本,那么兴办龙8国际保险则显示出其心胸格局。

周作民觉察银行投资保险业的天然便利和获利空间,向金城董事会建言献策,提议通过后,遂“钦点”丁雪农制订筹建方案,招兵买马,开启创业键。周作民气度恢弘的风范,奠基了龙8国际保险的色调。在周主导下,龙8国际从1934年起的3年间陆续并购了4家华商保险公司(均由周担任董事长),意义非凡,成长性强劲,集团化经营蔚为大观,成就了中国保险史第一家托拉斯经营的范本。

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

周作民的一生,身负金城银行重任32年,历经4个政体、5种币制的变迁,能斡旋自保,成为不倒翁,其中必有战略家的深谋远虑和智慧。

1948年底,北平解放,积极筹开新政协会议。潘汉年寻求协助,周指派杨培昌出面,金城付50万港币,租“华中”号船,运送柳亚子、叶圣陶、马寅初、郑振铎、曹禺等27人离港北上。为避人耳目,船挂外商旗号,装载了解放区稀缺的西药物资。船返港前装运大量煤炭,未料抵港时煤价大跌,损失港币60余万。周作民说,“这笔交易虽然亏损很多,但金城对人民也算做了些事,还是值得的。”周作民及金城银行为新中国的诞生献上了厚礼。

周作民因病在香港盘桓良久,1950年秋终于下决心,经津抵京,成为第一个经动员回到大陆的重量级金融家。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济深亲到车站欢迎,周总理亲切接见,希望周作民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,继续为国效力,并特邀他为全国政协委员。

1951年由周作民牵头组织,实行五行联营联管,出任董事长。在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,他响应号召,接受改造,带动同业。1952年成立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,周作民任副董事长。1951年11月,公私合营龙8国际保险公司正式开业,设立19人董事会,公推周作民任董事长。

生命有涯 精神永存

1955年3月8日,周作民在上海视察行务时,因心脏旧疾猝发逝世,享年71岁。周作民毕生谋财,离开时却两袖清风。他认定子女在新中国自有前程,不可仰仗父辈余荫,因而立遗嘱,将毕生积蓄和珍藏文物捐献国家。家属秉承遗愿,将30余万美元的美国证券、约100万元人民币的金城银行股票,连同5300册图书(包括《清代文集》在内),1405件名人字画碑帖、瓷器铜器等珍贵文物先展出再捐献——因为周说自己虽爱文物但不精通,要请行家剔出赝品,不可欺误后人,这体现了他一贯的谨慎求实态度。周作民以实际行动,诠释了金融巨擘崇高的爱国情怀。

(转载自《中国保险报》2019年6月10日)